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以工帶振
:::

橘子老師的烘焙課:揉進麵糰裡的不只是技能,還有希望

從小熱愛烘焙的于晴,站在烘焙坊裡,雙手熟練地混合著麵粉和糖,這雙手充滿著對烘焙的熱情。大家習慣親切地稱她為「橘子」。曾經,家庭和育兒的生活壓力讓她感到迷茫,但在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的烘焙坊,她重新找回了那份熱情,更成為「以工帶振」計畫的技能培力老師,透過烘焙幫助社區中有經濟困難的人們學習新技能。她笑著分享一位學員的故事:「你能想像嗎?原本每天在工地搬運鋼筋的手,現在竟能揉麵糰、烤餅乾!」對她來說,烘焙不僅是一項技能,更能成為轉變人生的契機。

橘子的烘焙旅程始於她的母親。母親熱愛中式點心,橘子則對西式烘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高職畢業後,她決定踏上烘焙學習之路,進入蛋糕店,橘子從蛋糕製作、包裝到門市服務客人,全程參與其中。這些完整的學習經歷,讓她對烘焙產業變得非常熟悉。憑藉著努力及自我要求,橘子更考取了麵包和蛋糕的專業證照。

在社會對女性的多重期待下,許多婦女因家庭照護責任而中斷職涯,想要重返職場卻面臨重重困難。橘子為了照顧家庭和健康問題,暫別多年來熱愛的烘焙工作。隨著孩子長大,她希望重回職場,但現實中不得不面對家庭與工作時間的衝突,且雇主疑慮職涯空白期等挑戰。

一次偶然的機會,得知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烘焙坊,正在招聘計時的月餅製作人員。這份工作提供了靈活的工時安排,也讓橘子得以重新回到烘焙的領域中。2024年花蓮0403大地震,造成大量人口失業,芥菜種會啟動了「以工帶振」計畫,讓社區有經濟需求者加入習藝所烘焙坊,協助產品製作。橘子便從一名獨立作業的烘焙製作員,逐漸成長成為帶領團隊、培力技能的老師。

在橘子的帶領,以工帶振成員掌握烘焙技能製作每塊餅乾。
●因著橘子的帶領和教學,以工帶振成員能掌握烘焙技能,細心製作每塊餅乾。

 

過去半年來,橘子見證學員從不會、害怕,到逐漸掌握烘焙技巧的艱辛過程。「烘焙技巧的重點在於,當成品不如預期時,專業師傅如何靈活調整各個影響的因素。我注重教導學員解決問題、適應變化,並對失敗保持包容,這才是真正的技能培力。」橘子說。在她的指導下,學員逐步建立從錯誤中學習的成長型思維。

精心製作的美味糕點,在花蓮習藝所50+咖啡館幸福販售中。
●精心製作的美味糕點,在花蓮習藝所50+咖啡館幸福販售中。

在花蓮習藝所的烘焙坊中,她每週也會陪著喜愛烘焙的少年們一起探索樂趣,為青年開啟職涯探索的第一步。透過跨年齡層的教學,她發現每位學員都有獨特的潛力與專長。2024年12月,團隊啟動「移動習藝所」,橘子帶著「以工帶振」的人員走入社區,將烘焙技能帶到台北市的中崙長老教會,舉辦「年末送暖 聖誕餅乾派對」,教導會友製作糖霜餅乾,並將這些餅乾分送至愛心育幼院和國小的孩子手中,實踐培力、以工帶振和助人的理念,將烘焙的溫暖傳遞到更多需要的地方。

橘子帶領少年發現烘焙的樂趣,開啟職涯探索的第一步。
●橘子帶領少年發現烘焙的樂趣,開啟職涯探索的第一步。

 

團隊啟動移動習藝所,將「培力、以工帶振」付諸行動,祝福更多有需要的地方。
●團隊啟動移動習藝所,將「培力、以工帶振」付諸行動,祝福更多有需要的地方。

 

橘子透過「移動習藝所」,帶領社區需要者建立技能、提升自信,也幫助家庭改善經濟收入,真正「習」藝而「得」著。為推動更多家庭實現自立生活,芥菜種會創立「習得」品牌,透過茶、咖啡、餅乾等烘焙產品及在地特色商品,為需要者創造工作機會。每一份烘焙產品,都承載著助人的初心與助力社區發展的承諾。

邀請您支持「習得」品牌,以您的選擇,共築社區自立共好的未來。